南宫28娱乐相信品牌的力量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文化

文化通用 “企业文化之星”通用技术中纺标副总经理章辉:潜心钻研 追求卓越 提升纺织标准新高度

日期:2025-07-02

  作为中纺标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承担部门,章辉积极推动国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国际标准研究制定工作●。近年来,章辉和团队成员牵头对ISO 105-C12●◆:2004进行全面修订。在研制过程中,面对各国对标准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验证比对,通过比对欧盟关于使用洗涤剂中过硼酸盐替代品的相关法规(EU No 109/2012)等因素,综合分析当前纺织品工业洗涤色牢度现状,遴选过碳酸钠作为漂白效能相当的可选试剂。从节能环保角度出发•,修订试样清洗方法标准,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试验可操作性。经不懈努力,中纺标牵头起草的国际标准ISO 105-C12…•★:202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C12部分★:耐工业洗涤色牢度》在2024年7月正式发布,为国际纺织品工业洗涤后色牢度评定提供了试验方法,解决了全球纺织品工业洗涤色牢度检测方法难以统一的问题•◆。

  原标题:《文化通用 ▼“企业文化之星”通用技术中纺标副总经理章辉■▪:潜心钻研 追求卓越 提升纺织标准新高度》

  章辉与标准工作有着不解之缘,从读硕士开始就参与了•“膜结构建筑用新型材料的性能评价研究★”项目■…◆。制定标准需要从适用范围、原理、术语★●▪、试样制备、试验步骤等多方面入手,通常一项完整的标准从无到有,需要历时3~5年时间才能发布。以“膜结构建筑用新型材料的性能评价研究”为例,仅收集使用膜结构材料的样品就用了大半年时间•●★。当时,我国在膜材性能测试以及膜材结构验收等方面技术研究滞后,缺少配套的膜材技术标准及验收规程,企业的生产处于无序状态△•。各个厂家有自己的检测方式▼△,既要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又要统一检测方法和考核指标,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就需要不断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协商。

  近日,小通陆续推出2025年“企业文化之星”系列故事,希冀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干部职工深入践行集团核心价值观,同心同向■,进一步汇聚起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本期给大家带来的是通用技术中纺标副总经理章辉的故事《潜心钻研 追求卓越 提升纺织标准新高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发挥先进文化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讲好新时代通用技术故事,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近日-■,通用技术集团在202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授予了19个团队和个人“企业文化之星”称号。他们诚实守信、谦让包容,他们勇于创新、埋头苦干,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共赢……他们的故事生动感人、催人奋进…=△。

  章辉带领团队在纺织品国际标准、生态安全标准、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功能性纺织品标准及测试装置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中纺标也先后荣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成果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十余项,为提升我国在国际纺织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贡献积极力量。

  经过不断试验研究和分析…▼,章辉与团队最终针对膜材的基础安全性能指标、特殊功能性指标,基本物理参数指标等三方面陆续制定了FZ/T 64014—2009《膜结构用涂层织物》产品标准和配套的膜材透光、防污、拉伸蠕变=•、剥离强力和搭接强力等5项标准▼★…,在我国首次建立了一套统一和完整的膜材产品质量检测和评价指标体系。该项目荣获★…=“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该系列标准发布后在各膜材生产、膜结构施工企业■、各级检测及监督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膜材生产和销售以及建筑施工和监督提供了统一的评判指标,对规范膜材市场=•、提升膜材质量和膜结构工程质量的水平,促进纺织新材料和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时代飞速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纺织复合材料因具有轻质、高强、耐疲劳、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优越的综合性能,成为发展现代工业、新能源产业、国防科技不可或缺的轻量化材料,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新材料发展领域。但与其广泛应用相比,我国还缺少针对该类材料的科学、统一的测试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纺织标准是衡量纺织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统一尺度,对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专业化生产•★、节约原材料、保障产品安全、扩大国际贸易、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作用。通用技术中纺标(下称“中纺标”)副总经理章辉长期从事纺织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以及标准归口管理工作△▼,从业15年始终站在纺织标准研究的第一线,带领中纺标标准事业部以卓越服务争创行业标杆•●,持续推动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

  在从事纺织标准工作中▼,章辉追求卓越,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承担、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质检公益专项等20余项科研项目◆,牵头和参与起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7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合著著作4本、发表论文30余篇,为纺织标准检测领域作出积极贡献。

  为解决这一问题,章辉与团队严格把控细节•▪,系统地研究了以纺织材料为增强体的轻质高强材料的结构、工艺、力学性能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了完整的芳纶及其混编纤维的三维织物和双轴向纬编织物的检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统一了三维织物拉伸、压缩、弯曲性能的试验方法,并实现了标准化,解决了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标准缺失的问题△,为纺织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应用,为企业合理选材和规范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该项目研究成果包括5项国家标准、1项发明专利和6篇论文,并荣获2020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构建我国新型产业标准化体系,推动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升纺织产品在高科技尖端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纺织标准化领域的参与度逐年提升-▼,标准提案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尤其在纺织品安全性检测=、纤维定性定量分析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并跑”。截至目前●=,我国已主导制修订35项国际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率一直在不断提升,但相较于ISO归口408项标准的规模,我国主导制修订标准数量占比偏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在纺织国际标准化之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